分会场专题十九:宏观经济学(二)

2017-10-26  点击:[]

分会场专题十九:宏观经济学(二)

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宏观经济学讨论专场(分会场二专题十九)于20171014日下午在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荟楼203教室进行。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经济学学者,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学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者以及河南大学的经济学学者分别就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比较分析、增长趋势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金融资产收益率的人口结构悖论以及经济波动、财政政策调控及样本外预测等研究领域作了精彩报告。本场讨论会由河南大学的仝冰主持,评论人分别为河南大学的仝冰、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丁艺、上海财经大学的顾艳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易祯。

第一位报告人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丁艺,她此次参会论文的题目是《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比较分析》。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作者强调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作者利用1999-2016年季度数据,通过DSGE模型来分析货币供给与利率对宏观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供给更有效,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利率则是更有效的调控手段。

来自河南大学的评论人仝冰提出为何不用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丁艺表示以后会考虑使用贝叶斯估计方法,但现阶段如果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数据结果表现不是很好,不适合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第二位报告人是上海财经大学的顾艳伟,他此次参会论文的题目是《增长趋势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作者基于中国经济波动比其他国家大、中国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政府和市场关系明显上升的背景下,将制度因素纳入RBC框架,参考Aguiar & Gopinath2007)建立生产函数的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和创新以及由此所引致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变迁使得长期增长趋势产生了波动,导致了索洛残差较大比例的波动,从而成为经济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

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评论人丁艺提出为何采用制度变迁冲击作为研究因素而不采用更直观的技术进步作为冲击因素,顾艳伟表示参考一些国外文献发现技术进步对经济波动的冲击与制度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冲击结果是比较一致的。

第三位报告人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易祯,她此次参会论文的题目是《金融资产收益率的人口结构悖论:来自递延储蓄和替代效应视角的解释》,作者基于人口结构变化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世界人口形势正在发生系统性的改变以及金融市场也在发生较大变动的背景,将OLG思想引入在一个DGE模型框架,建立人口结构与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基准实证模型,从双向因果和遗漏变量两个角度讨论并处理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从替换数据库、替换变量、半参数估计和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四个角度开展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将影响金融资产收益率;储蓄会改变人口结构对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房产价格也将改变人口结构对金融资产收益率的边际影响;少年人口占比上升推高金融资产收益率,中年和老年人口占比与其反向变化。

与会人员提出少年人口增加如何影响金融市场收益率,作者表示少年人口增加使得储蓄增加,储蓄增加,需求变大,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收益率。

 



第四位报告人是河南大学的仝冰,他此次参会论文的题目是《固定利率下的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调控》。作者认为中国的名义利率长期由政府管制,导致其调整滞后于价格波动,这是中国宏观经济大幅度波动的重要原因。紧接着作者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出弹性利率与固定利率的比较,建立包含理性预期的DSGE模型,探讨固定利率下的宏观经济波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的稳定性取决于利率固定的时间长短。利率固定期限越长,波动性越大;固定名义利率偏离稳态越远,经济越不稳定;尽管无穷期的固定利率有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但是,如果利率固定一段时间以后转向弹性利率制度,那么模型中存在唯一均衡;通过财政支出变化,可以部分抵消利率固定带来的经济波动。

(文:王博 摄影:宋壮壮)

上一条:分会场专题二十:国际经济学(二)
下一条:分会场专题十八:劳动、人口经济学(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