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专题二十:国际经济学(二)
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国际经济学讨论专场(分会场第二节专题二十)于2017年10月14日下午在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荟楼212教室进行。来自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的三位经济学学者分别就需求冲击、资源重置与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进口种类多样化、产品质量与贸易福利和进口自由化与加成率等研究作了精彩的论文报告。本次报告由湖南大学的钟腾龙博士主持,评论人分别为武汉大学的袁亦宁博士、清华大学的张永亮博士等参会嘉宾。
第一位报告人是武汉大学的袁亦宁博士,其报告的文章是与亢梅玲以及马丹合作完成的《需求冲击、资源重置与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首先,论文以Mayeretal.(2016)的理论模型为基础,从产品组合的角度分析了出口市场需求冲击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组合的影响,以及产品组合变迁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其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和中国海关库(2000-2007)配对数据,分别考察了宏观层面需求冲击(体现在人均GDP变动)和行业层面需求冲击(体现在出口市场某行业进口额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资源再配置的影响,并且检验了需求冲击的时滞效应。最后,利用人均工业增加值、OP方法和LP方法估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对需求冲击的反应,并使用Sobel-Goodman的方法检验了需求冲击、企业资源再配置和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需求冲击通过倾斜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资源再配置产生了影响,企业更倾向于出口其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组合,企业的资源再配置得以优化,而且这种优化带来了企业生产率的实际提高。
来自湖南大学的评论人钟腾龙博士就文中影响机制需求冲击如何影响竞争优势产品与袁亦宁博士进行了探讨,袁亦宁博士表示在影响上做数学上的说明,有严格的数学条件,一阶条件要大于零,收入弹性,价格弹性要符合这个条件,结论才能成立,反过来结论就有问题了。
第二位报告人是清华大学的张永亮博士,其报告的文章是《进口种类多样化、产品质量与贸易福利:基于价格指数的三维分解》。文章研究了在价格、种类与质量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贸易利得的条件下,如何在理论与实证中识别出产品质量在进口种类福利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价格、种类与质量三者对贸易福利影响的差异性。首先,运用价格指数分析贸易利得问题时CES模型与Logit模型均可适用并要设定合理的嵌套结构。其次,进口种类多样化是增加贸易福利的重要源泉。受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影响,1995年至2014年间,由于进口产品种类的增长,最终精确价格指数平均逐年向下调整约0.2%,累积降低约6%。这20年间进口种类多样化对贸易福利整体上基本保持逐年递增,但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最后,产品质量是影响进口贸易福利的重要因素。
参加会议的老师对张永亮博士的报告进行了提问:产品质量不好度量如何采集数据?张永亮博士回答说:用Logit模型,推导出估计产品质量回归方程。模型回归之后,就是两个固定效应和一个随机效应,把这三部分提取出来作为产品质量,不是直接度量的。用回归的方法把剩下的残差,加上两个固定效应作为产品质量。基于Berry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估计产品质量的思路:在给定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在剔除价格因素和额外因素,市场份额越高,产品质量越高。
最后,来自湖南大学的钟腾龙博士报告了文章《进口自由化与加成率: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证据》。文章就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如何影响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加成率?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如何影响多产品出口企业内核心产品和非核心产品加成率?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作用机制是什么?就这几个问题从多产品企业的视角,研究进口自由化对多产品出口企业内不同产品加成率的差异化调整效应。主要使用三个高度细分的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进口产品关税数据。将2000-2005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进行合并,据此测算出口企业产品加成率。进口自由化与加成率方面,以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为主(Fanetal,2017),稳健性检验中控制最终品进口自由化的进口竞争效应;企业产品层面加成率。外部冲击对多产品企业内产品绩效调整影响方面,考察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多产品企业内核心产品和非核心产品加成率的差异化调整。最后得出结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升企业整体产品加成率。这是因为,一方面,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直接成本降低效应,降低企业产品生产边际成本;另一方面,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间接质量升级效应,提高产品质量,抬升边际成本和产品价格,两个力量共同作用下,边际成本依然显著下降,价格不显著上升,导致加成率显著上升。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提升效应更强,导致核心产品加成率的上升幅度大于非核心产品。
来自清华大学的评论人张永亮博士就文中的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与钟腾龙博士进行了简短交流,最后对文章提出了高度评价。
(文:李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