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新发展格局之下,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建设“和美乡村”,乡村振兴需要对标定位、找准短板、解决问题、整体推进,方能行稳致远。
一、 规划先行,提高规划前瞻性
严肃规划调整程序。要有区域观,跳出一镇、一村的范畴,从实际出发,根据交通、地域便利性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文旅配套等,做好区域性的概念规划,再根据区域规划实施各镇、村的规划,从规划层面防止要素浪费和重复投资的问题。
(一)强化顶层设计,标定发展航向。规划在先,推动现代因素与传统农村因素相融合,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农耕文明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现阶段我国农村转型变化还处于进行时,有的村庄要逐步向城镇形态靠,有的村庄会长久存在,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研究不同的办法。
(二)着力规划引领,扎实稳步推进。对已编制完成规划的乡村,要加快推进专家评审,依法依规实施,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对尚未编制完成的,要深刻把握村庄演变分化规律,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科学编制规划,不能“千村一面、万户一色”。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加快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供水供电供气、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又推动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移动物联网等新基建向农村覆盖延伸,切实打通痛点堵点、补齐短板弱项,因地制宜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三)整合资源增收,建好美丽乡村。小城镇综合整治、旅游全域化发展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篇章。要以景区化标准统一规划布点各村设施配套,开发美丽乡村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小吃游、乡村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村集体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让村集体在绿色发展中有所作为、大有收获。要依托项目增收,挖掘潜力增收。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契机,加快对村级农贸市场、物业用房的提升改造,增强商业综合体能力,着力实现业态转型发展,提高村集体收入来源。
二、加大扶持,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养致富带头人,提高农村自我“造血”功能。
(一)提升乡村振兴带动力。培养领军人物来因地制宜谋划和推动乡村振兴,着力解决兴村强村能人缺失的问题,充分激活农村产业发展热点。通过政策鼓励、资金项目支持、技术帮扶等措施,深度激活、壮大发展产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等农村发展热点,扩大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从这些热点中打造一批优质的乡村企业。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回流农村,引入新型农业科技。
(二)强化品牌战略兴产业。以产业为根本,农村发展离不开产业,产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铁抓手”,同样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铁抓手”,以打造绿色、生态、健康的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为轴线发展农业产业,大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1.融合三产增效益。持续开展以赏花旅游、民宿体验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开展精品民宿、五星级游客体验中心、网红打卡点评比和推介活动,鼓励发展一批理念新、品质高、市场吸引力强的休闲农业、文创农业以及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促进三产融合,点线成面,逐步建立农业全产业链。
2.建设优质品牌兴产业。积极寻找与电商合作的机会,利用电商销售模式打造知名品牌形象,以点带面,带动区域产业的品牌价值提升,形成地理标志品牌,深植绿色、生态、健康的地理标志品牌形象。
3.瞄准先导支撑产业促发展。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和重点培育一批精深加工、现代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等企业补链、强链。对有条件的产业,可鼓励国有平台公司采取入股、合作等方式与国内种业企业合作建设现代种业园区、育制种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将数字农业作为重要驱动力,引领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种植户等积极参与,真正发挥数字农业惠农利农强农作用。
(三)依托特色产业建园区。“一村一品”建设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通过开办村头企业、村头工厂,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优势变为特色、变成品牌,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为乡村产业振兴释放强大活力。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按照现代农业园区“绿色、特色、高效、活力、智慧、开放”建设要求,实现科学规划、有序建设。根据不同园区特点,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其中。
(四)发展电子商务激活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搭上“电商快车”,以农超对接方式实现农产品订单式生产,大大缩短农产品到餐桌的距离,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编辑: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