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专题三十:国际经济学(三)
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国际经济学(三)专场讨论会于2017年10月14日下午在宁夏大学文荟楼212教室举行。该场讨论会的主持人是华南理工大学的茹璟博士。该场讨论会共有2位论文作者对其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
第一位报告者是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的王玉泽博士,其报告题目是《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表现十分突出,与此同时,收入不平等问题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否会对母国的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其作用效果及传导机制如何以及宏观经济条件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其母国收入效应的表现。文章从生产要素流动、技术进步等视角来讨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选取1981-2015年的8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探讨母国收入差距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一是在世界范围内OFDI对收入差距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直接效应表现在随着对外投资强度的提升,母国的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倒U型”发展态势;二是间接效应兼具正负两方面效果,一方面通过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挤出部分国内投资而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方面,以推动母国的金融发展与教育拓展的方式对收入差距产生消减效果;三是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对外直接投资发挥收入效应的重要因素;四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边际效果有所减弱。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华南理工大学的茹璟博士对王玉泽博士的报告作了点评。她认为王玉泽博士的报告比较全面,但有两个疑问,一是引进来的FDI和走出去的OFDI的因素有很多是相同的,它们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有什么区别;二是OFDI有很多不同的投资模式,不同的模式对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是不同的,下一步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不同投资模式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王玉泽对提问作出了解答。第一个问题她认为虽然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影响因素是差不多的,但是它们的作用程度和影响渠道不同。第二个问题她认为不同投资模式也是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但这是基于微观层面的,而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宏观层面,以后也可以基于微观层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第二位报告者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茹璟博士,其报告的题目是《转型经济情境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自生产率异质性、所有制性质及区域制度环境的影响》。文章基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ODI)大幅上升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我国的ODI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以及除了生产率之外,转型情境下的哪些是影响企业ODI的关键因素。文章选取2000-2014年期间所有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筛选,分析得出:一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符合经典的企业异质性理论,总体上不存在“生产率悖论”;二是区分不同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劳动生产率随时间呈收敛趋势,而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呈发散趋势;三是考察生产率二次项发现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呈倒U型关系,倒U型关系主要表现在地方国有企业之中,中央企业的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呈线性正向作用;四是母国区域制度环境负向调节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表明区域制度环境与生产率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五是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时,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时,地方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六是就全要素生产率而言,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作用不显著,且在各时段表现稳定。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对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应该给与不同的引导政策;第二,积极支持民营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第三,给与民营企业更加公平的区域市场环境,政府应该减少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干预,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市场制度环境。
湖南大学的王玉泽博士认为文章内容非常丰富,但转型经济体现在哪里不是很明确;另外不同技术性质的企业生产率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的,有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区分。茹璟博士对提问作出了解答。她认为转型经济一是体现在所有制性质,比如国企改革;二是区域制度环境在发生改变,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转型经济。另外茹璟博士也认为不同的技术水平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区分。
(文: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