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专题二十二:新结构经济学(二)

2017-10-26  点击:[]

分会场专题二十二:新结构经济学(二)

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新结构经济学讨论专场(分会场第二节专题二十二)于20171014日下午在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荟楼207教室进行。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三位经济学学者分别就产业政策、钢铁企业退出机制以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研究领域作了精彩报告。本场讨论会由北京大学的任晓猛老师主持,评论人分别为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刘政文同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赵春艳老师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韩永辉老师。

第一位报告人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韩永辉老师,其报告的文章是《产业政策提高地方全要素生产率了吗?——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首先,在中国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背景下,韩永辉老师提出了地方产业政策能够促进地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本假设。随后,构造了能识别地区间相互影响(区域互动)的空间计量实证模型,从稳健性检验、产业政策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协同效应、政府异质性因素对产业政策效果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均显著地推动了地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二,政策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协同更能推动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第三,地方政府自主性嵌入性的异质性,地方政府效率与能力、地方官员对晋升激励的反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政策的效果,表明新结构经济学提倡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重要性。来自北京大学的评论人刘政文对韩永辉老师的报告进行了评论,认为文章的创新点在于从法规和规章数量的角度度量产业政策,并且究丰富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并为该理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也就产业政策作用的机制和计量模型方面提出了一些探讨的问题。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刘政文,其报告的文章是《Astructural Estimation on Firms’ Exit Mechanism of Chinese Steel Industry》,讨论了中国钢铁行业企业退出机制的问题。文章建立了一个描述企业进入、退出、投资、生产等行为的结构模型,应用中国炼钢企业19982004年的详细数据,估计了企业的各项成本与退出障碍。文章发现国有和大型钢企的生产成本更低,退出成本更高。应用模型进行反事实检验发现,补贴企业的退出成本不会对企业的退出行为产生影响,而去除对国有和大型钢企的成本补贴可以促使低效钢企退出市场。本文是文献中首次对中国钢铁行业的企业退出问题进行详细的结构估计。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评论人赵春艳老师对刘政文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在对文章总结的同时从下游价值链和中国钢铁企业的退出或升级两个方面与刘政文同学进行了交流。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的赵春艳老师报告了与赵秋运、赵书磊、赵宇涵共同完成的《新结构经济学逻辑下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一文。文章首先介绍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内涵要素及发展模式,阐述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六大矛盾,构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三阶段九平台模型,分析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保障机制: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情社区的保障。最后,提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相关对策:创造有效市场、营造有为政府、构造有情村社,并提出了几点研究展望。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韩永辉对该文作了评论:认为文章建立在扎实的调研基础之上,并提出了对三阶段九平台框架的欣赏;但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应进一步布局谋篇、注意章节之间的平衡性,应进一步提高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程度,注意对若干关键机制与环节的数理论证与实证检验。

 

(文:孙亚茹

上一条:分会场专题二十三: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经济学专场
下一条:分会场专题二十一:CHARLS数据专场(二)

关闭